我们用六年时间讲述了多少中国故事
——“我与外教”全国征文大赛回顾
获奖“功勋外教”合影,自左至右依次为佩德罗·雷诺、杰弗里·雷蒙、伊莎白·柯鲁克、潘威廉、戴伟(王泱摄)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外教来华讲学执教,对提升我国外语教学水平、推进教育国际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铭记广大外教作出的突出业绩以及他们与中国学生间发生的感人故事、结下的深厚友谊,积极营造外国专家来华工作的良好环境,自2011年11月起,《国际人才交流》杂志组织开展了“我与外教”全国征文大赛活动。
第一届大赛就发掘出了一批发自肺腑、感人至深的稿件,涌现出了诸多奉献在中国、感动在中国的外籍教师。征文特等奖得主——河南大学外语学院学生黄,写到他的的奶奶吴雪莉(Shirley Wood)教授,吴雪莉1945年从美国来华执教,1956年成为河南大学的一名外教,是新中国最早的外教之一。鉴于吴雪莉在中国作出的贡献,周恩来总理批示她加入中国国籍。
黄在文中写道:“在接下来的56年中,(奶奶)送走毕业生3000多人,先后介绍美国留学生到中国、中国留学生去美国多人,培养出300多名硕士生和2名博士生。我正在一步步地跟随着奶奶的步伐,学习英语,而教授我的,正是奶奶当年的学生。”
2012年4月30日上午,首届“我与外教”全国征文大赛颁奖典礼在北京外国专家大厦举行。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外国专家管理部门、各有关学校单位的获奖代表和获奖个人等200余人参加了颁奖活动。
鉴于首届大赛活动的成功举办,大赛组委会再接再厉,2013年举办了第二届“我与外教”全国征文大赛颁奖典礼,并新增“外教看中国”摄影展评活动暨国际化人才之路论坛,成为了当年活动的亮点。
“外教看中国”摄影展评活动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一个个精美的瞬间记录下外教所见、所感,表达了他们对中国师生、中国人民的美好情感。
之后几届摄影展评活动中,参与外教逐年增加,影响力不断扩大,并于第二届起在《中国日报》英文网进行优秀摄影作品展示,受到了外教一致好评。第三届在大赛活动官方微信平台进行“微信投票评选”,在三周时间内微信投票数超过15万人次,访问量达到103万。
回顾峥嵘岁月 铭记功勋外教
2014年是国家外国专家局成立60周年。为纪念国家外国专家局建局60周年,在第三届“我与外教”全国征文大赛活动中,《国际人才交流》杂志、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与开发研究会精心组织了“十大功勋外教”以及“我最喜爱的外教”评选活动。本次评选活动评出了“功勋外教”10名,“我最喜爱的外教”50名。其中“十大功勋外教”为提升中国教学水平、推动教育国际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国家外国专家局建局60年以来,从管理服务苏联专家,到改革开放以来海纳全球精英,外国专家类型从语言教学、科技专家到各学科、各领域全面引进,其中更是涌现出一大批辛勤哺育中国学子、为中国教育制度国际化而身体力行的文教专家。功勋外教中,既有新中国成立伊始就为中国培养外语人才的伊莎白等外国老专家;也有最早为中国引进西方先进课程和学术标准的潘威廉等外国专家;更有为中国培养国际化人才团队,在科学领域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姚期智等领军人物。
伊莎白·柯鲁克是加拿大专家,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被誉为新中国英语教学拓荒人。1915年她出生于中国成都一个加拿大传教士家庭。在20世纪30年代从加拿大返回中国,开始在中国进行社会调查,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土地革命和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时期。伊莎白和她的丈夫柯鲁克从1948年开始从事外语教学工作,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任教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为中国外语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外语人才。她的许多学生如今都活跃在中国外交和英语教学领域。
潘威廉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定居厦门的外国人,福建省第一位持绿卡的外国人,中国高校最早引进的MBA课程外籍教师之一。在潘威廉看来,要了解真实的中国,不能仅听西方媒体的片面报道,既要了解中国的历史,又要去中国实地看看。1994年,他携全家老幼驱车4万公里,足迹几乎踏遍中国。潘威廉爱中国,游中国,并在中国长期生活,他以独特的方式向世界介绍中国,既得到了中国人的认可,获得了一系列荣誉称号,也帮助世界了解了中国。
大赛活动现场,观众积极提问,与嘉宾互动
聆听专家演讲 分享精彩人生
杰弗里·雷蒙(Jeffrey Lehman),2007年被北京大学邀请,在深圳创立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任院长。自创院以来,杰弗里·雷蒙共引进了50余位高层次顶尖法律人才到学院担任行政和教学职位。2011年杰弗里·雷蒙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2012年开始被聘为上海纽约大学美方校长。作为“十大功勋外教”入选者之一,雷蒙还带来了精彩的演讲,与现场观众分享。在演讲中,他推崇培养跨文化的人才。雷蒙认为,能够把两种思维方式相融一体的人才才能称得上“跨文化人才”。对于如何培养这种跨文化人才,他还表示,有效的跨文化教育应该是结合思考与行动的。“成功的教育需要很多不同的因素。但其中最新颖、与以往的成功教育不同的应该是如何帮助当今的年轻人成为跨文化的人才。”雷蒙说。
除了雷蒙的到场,2014年第三届“我与外教”全国征文大赛颁奖典礼现场,还邀请了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托马斯·苏德霍夫分享真知灼见。尽管苏德霍夫认为获得诺奖并无捷径,但他还是以诺奖之路的个人经历对科技人才应当具备的素质进行了解读。苏德霍夫认为,科研必须有创造力。创造力意味着科学家必须会提问题,这不仅仅是关于他的科研技能,同时还关系到科学家是否有真正的想法。
2015年5月22日,第四届“我与外教”全国征文大赛颁奖活动在北京王府学校举行,此次活动除颁奖典礼、互动论坛外,还邀请了外国专家马克在现场进行主旨演讲。
马克·奥巴马·狄善九(Mark Okoth Obama Ndesandjo)是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同父异母的弟弟,他的中英双语演讲“多元文化的碰撞”,讲述了自己毅然卖掉美国车房,远走中国、扎根深圳,并在中国生活了十几年,分析这期间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以及自我的成长。在随后的现场互动环节,马克通过提问发言与听众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并展示了自己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引起了现场观众的热烈回应。
外国专家马克(右)与现场观众分享他的心路历程,并展示他的书法作品《兰亭序》
挖掘感人故事 回忆外教身影
2016年5月29日,第五届大赛颁奖活动在北京外国专家大厦举行,国家外国专家局副局长陆明出席颁奖活动并致辞。他在致辞中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国境外来华工作专家由2011年的52.9万人次增加到2015年的62余万人次。2015年我国教育领域共引进境外专家23万余人次,教育领域已经成为文教专家增长最多的行业。近年来,外教来华的数量在不断增多,素质和层次在不断提高,成果和贡献也在不断涌现。大赛活动挖掘了很多外籍教师的感人事迹,有助于铭记和传承中外友谊。
总有那么一些外教,他们被学生们当做亲人来对待,既是孩子们慈祥的“爷爷奶奶”,也是学生成长路上的“人生导师”。这届征文来稿中,我们又见到了一些熟悉的身影:他们的笑容,他们的奉献,他们的故事,多次出现在不同学生的作品中。
马珍妮来自美国,从1996年开始创办孤儿之家,专为农村贫困家庭提供服务。如今年逾古稀,含辛茹苦地抚养了近百名孤儿。
一位小作者李柯写道:“从1996年建院至今,我不知道她为我们操了多少心,我不曾数过她为我们白了多少头发,我也不曾猜到她在半夜为我们流下了多少眼泪。但我知道,她从东半球到西半球,再从西半球到东半球来回坐了89次24小时的国际飞机。在我们面前,她不曾有过任何怨言,她给我们的永远是她的笑容,她为了我们总是付出、付出、再付出。”
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泰语系,也有一位早已满头银发,却仍孜孜不倦地为中国培养泰语人才的教师——葛潘。从1992年起,她先后多次来到中国执教,她教授的学生遍布中泰两国的外交、外贸、教育、传媒等行业。葛潘于2005年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也是“我最喜爱的外教”入选者。
“一头短发被匆匆流过的时光染成了银白色,鹤发童颜的葛潘笑起来时,小小的眼睛眯成一条线,整个人散发着亲切和蔼的气息。”马婉欣在《老了也可以是天使》中这样描写葛潘,“尽管岁月已然在她的面庞上留下了痕迹,但我们相信,她的内心一定和我们一样年轻”。
中国政府友谊奖专家戴伟(右二)、马克·力文(右一)为获奖征文作者颁发证书
培养国际人才 探索成才之路
随着“我与外教”全国征文大赛如火如荼地开展,国际化人才之路论坛应运而生,2013年4月,首届国际化人才之路论坛在北京大学召开,至2017年,已成功举办四届。每届论坛,现场均邀请诸多国际教育领域知名专家学者,旨在探讨如何培养国际化人才,为中国国际教育指明道路。如今,国际化人才之路论坛已成为讨论国际化人才成长培养的一个重要平台,深受广大家长与师生的喜爱。
首届论坛针对“什么叫国际化人才?国际化人才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中国现在最缺乏什么样的国际化人才?”“如何造就国际化人才?”等几个广为关注的国际化人才话题,邀请了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总裁胡敏,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院长章晓英,中国政府友谊奖专家、北京化工大学特聘教授戴伟等嘉宾,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观点。现场嘉宾总结出“国际化人才应该是具有国际视野、拥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如结合2012年华人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这一话题,就莫言是不是国际化人才这一话题,主持人总结了各位嘉宾的观点,称莫言是拄着拐杖的国际化人才,也可以说是“被国际化”的国际化人才。
第二届“国际化人才之路”论坛邀请嘉宾从外语、留学、职场三个角度分析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中国政府友谊奖专家戴伟认为有目的地学外语很重要:“对于科学家来说最关键的还是需要拥有创造力,英语是一个工具,只是为了让科学家更好地向全世界表达他们的创造力。现在科学方面国际合作是最重要的,最高水平的科学家很少一辈子在一个国家工作,大多数会出国读博士、做学者,很少一辈子在一个国家学习,如果不会说外语就很难出国交流。”
第三届“国际化人才之路”论坛上,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作“中国教育与国际化趋势与特点”主题报告,他以详实严谨的数据分析了中国的教育国际化现状。
陈志文认为,留学热、国际学校热的这个新现象的背后,其实还是一个老问题,学生的竞争压力。“十多年前,挤不过高考独木桥的孩子去留学,或者是本科毕业后去国外念研究生。现在呢,成绩好的孩子出国的越来越多,而且去国外读本科,甚至高中,留学低龄化趋势特别明显。”
陈志文总编认为,留学热潮的另一面,是我们对国际教育的理解还存在很多误区。他以详实的数据,介绍了考入美国名校也是要以高分数为前提的。“斯坦福的学生,GPA平均分不低于4,哈佛大学不低于3.9,没有好的成绩,没有GPA的高分,美国孩子一样考不上名校,和我们的区别是人家不只看中成绩。”
第四届“国际化人才之路”论坛中,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从“中西选育人才的比较”的视角,提出了独特的观点。他指出,解决当代中国的教育问题,不仅仅需要眼睛向外,更需要从古代中国伟大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中汲取智慧。“我们之所以对今天的教育有很多的批评,很可能是由于我们背弃了古代中国教育先贤的优良传统。解决当代中国的教育问题,我认为不仅仅需要眼睛向外,更需要的是眼睛向内,从古代中国伟大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当中汲取智慧、力量。比如《论语》就是我们取之不竭的宝藏。”秦春华说。
回首六载春秋 与你继续前行
2016年9月,第六届我与外教大赛活动启动,将于2017年5月13日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颁奖活动。在原有颁奖典礼、互动论坛的基础上,本届新增“外教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并邀请“外教中国”年度人物获得者、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Sir J.Fraser Stoddart)进行主旨报告,现场还将对2016“外教中国”年度人物进行访谈,聊聊他们的中国故事。
从首届“我与外教”全国征文大赛共收到各地推荐的优秀稿件3658篇,参与学校、单位474家。到最新一届征文大赛收到有效投稿6300余篇,参与学校、单位600余家,活动影响范围不断扩大,覆盖人群达6500余万,已成为国内外同期较具活力、规模、影响的公益性国际化赛事活动之一。
2011-2016,回首六载,我们铭记了太多感动的故事,铭记了太多精彩的瞬间,铭记了太多奉献的外教。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强国际人才交流合作”,“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等重要讲话和指示,鞭策我们要继续扩大“我与外教”全国征文大赛等活动的影响力,向中国、向世界讲述外国专家来华做出的突出贡献,传递与中国师生超越国界间的友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我们任重而道远。
(来源:《国际人才交流》2017年5期)